来自天津的吉他诗人黄韬,今日与您不期而遇

前言

从年为吉他作曲开始,一晃五年过去了。在这五年的时光中,我大约写了50首吉他作品,陆续在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上发表。在收获的许多留言中,听众们吐露心声,有对往昔的回忆,也有给我的勉励、鞭策和建议。说实话,我自己没想到,当时心头一热的尝试,竟然逐渐成为了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

许多朋友和网上的听众告诉我,他们喜爱哪首作品,又被哪个乐句打动。这样的话语着实让我体会到创作的另一种意义:在满足了自己的兴趣之外,还可以把美好传递给他人。

之前接受天津电视台的采访,聊到创作者和听众在听同一首作品时是否有共鸣,我回答:对于我来说,我写的音乐是属于我自己的,但对于听到这首作品的人来说,音乐是属于他(她)的,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故事和经历,必然会有不同的感受。

在这本乐谱集中,共收集了我从年到年原创的作品11首。我自己在听的时候,会感到创作阶段中的变化,所以我几乎没有打乱乐谱排列的时间顺序,这样,当您拥有这本乐谱时,或许也能在文字和乐谱中感受到这些变化。

计划出乐谱集是从很早就开始的,谁知从开始策划到即将完成,竟然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主要原因是我的拖延症拖了后腿,另外一方面是觉得既然想给自己留个纪念,那就尽量完美,结果在追求乐谱做得再好一点、素材准备得再充分一点的路上越走越远。

在此要特别感谢一直支持鼓励我的朋友、家人和师长,感谢我的恩师李质伟老师亲自操刀为我写了乐谱集的序言,感谢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徐瑶老师在百忙之中一直督促我完成乐谱集的筹备工作,有一位负责且专业的编辑是件无比幸福的事情。谢谢我的中学死党杨曦帮我完成整本书的设计,他是一名非常优秀且有想法的设计师,至今我还能回忆起小时候放学一起乘着月色骑行回家的时光。谢谢喜马拉雅的雪莹老师一直努力帮我宣传在线专辑,谢谢一个电话就驱车过来帮我拍摄封面和封底的吴小兔老师。感谢王建国老师一直在古典吉他资讯赏析平台帮助我宣传作品,感谢焉波老师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跟我解释如何使用西贝柳斯打谱软件。我写完《月下》后,就发给了林幻奇老师,林老师直接给我回了句“发行啊,快发行!”,给了我莫大的鼓励。谢谢娜塔莎吉他的赵建峰先生一直大力支持和推荐我的作品。感谢“山城的六弦琴”的陈姗姗老师和徐宇雅老师帮我策划音乐会,并组织拍摄工作,也感谢摄像师阙勇敏老师。感谢帮我拍摄乐谱中照片的刘明琪老师、子瓜老师。谢谢上海市吉他艺术协会的高艺老师、徐鸣鹤老师、朱海斌老师邀请我去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出自己的作品。

谢谢帮我录制乐谱集中音、视频的演奏家们:张雨辰老师、樊菲儿老师、胡滨博士、冰岛的演奏家奥格门德尔、陈曦老师、俄罗斯演奏家格里戈里·诺维科夫、汤之韵老师、郭健老师、刘芳坊老师、倪本初老师和韩洪涛老师。要感谢的人太多,唯有继续努力,方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期待疫情结束,可以和朋友们见面,也期待未来的生活中,与大家再次不期而遇。

黄韬年3月16号于天津

来自老师们的推荐语亲爱的朋友,非常感谢你分享给我这些作品。我真的很喜欢:它们抒情、令人回味,且结构精巧。祝贺你!!----吉列姆.佩雷斯.奎尔(西班牙,吉他演奏家)黄韬老师的原创吉他作品极具人文情怀,创作风格自然、流畅,和声细腻、丰富而且别致,弹起来又不是那么复杂,顺理成章、自然而成。他的作品都从点滴的小处着眼,有感而发,反映当下,体现心境,触动人心。他的《月下》、《不期而遇》、《窗外的雨》,一直到《阡陌华尔兹》、《叹息》、《夏末》都是我十分喜欢的作品,弹着这些作品,你总会想起令你难忘的人以及曾经美好的记忆。---韩洪涛(少儿古典吉他教育专家翻译家)黄韬老师的作品总能带给听众很强的画面感。那些朴实简约的旋律有着一种莫名的亲和力,里面参杂着丰富多彩的情感表达:浪漫、忧郁、孤独、执着……而这背后则是作曲家对音乐细致入微的感知力。---胡滨(旅美青年吉他演奏家)虽然黄韬老师的作品已然到达了诗的境界,但我更愿意把他的作品比作一道道精美的点心,因为诗歌虽然高洁,但有时也高寡,然而人们在品尝过美味的点心后,都会露出幸福满溢的笑容,这就是黄韬作品中最难能可贵的气质。---林幻奇(青年吉他演奏家、作曲家)音乐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承载着艺术家内心无比丰富的情感,黄韬老师无论是《春》《月下》还是《叹息》《夏末》等系列作品都充分的表达了内心的温暖以及对美的极致追求。黄韬老师的个人风格已经相当纯熟,一听到他的音乐,听众们脑海里就会很快的浮现出亲切优雅,带有诗意的浪漫色彩画面,这种音乐或许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音乐,而是黄韬老师人格外化的具体体现,带有一种无法替代的独特的温柔气质。---陈曦(青年吉他演奏家)黄韬老师的作品总能轻易的触碰到我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唤醒我们的记忆碎片,重组出一个个美妙的故事。黄韬老师同时用季节,用时光,用语气,描绘出了自己最真实的音乐人生。---张丛一(青年吉他演奏家)很精彩的音乐,优美浪漫的旋律和清晰的和声线条展现了这些作品的特点。相信无论是职业演奏家或音乐爱好者都会喜爱上这些音乐。---奥拉夫.诺伊科特维亚克(德国,吉他演奏家)初次听到黄韬老师的音乐,就能感受到纯粹的美和温柔,而在细细品味一番后,更能感受到温柔的作品背后,在作曲家那颗细腻的心中,磅礴如海浪般汹涌的情怀,蕴含在简单质朴的和声与技巧中,以蜻蜓点水般的轻盈方式,将所有的感受与思考,诉说给听众,而在那思考与感受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爱,当爱被轻轻藏起,如晨露般滴落在听者的心头时,我被击中,并融入其中。---张特(青年吉他演奏家,作曲家)黄韬是一位很高产的作曲家,同时也是目前国内最活跃的古典吉他作曲家之一。第一次听到他的作品大约是在年。他的作品旋律非常优美,很具有旋律写作的天赋,这对于原创作品来说难能可贵。同时他作品的古典功底很扎实,风格上有一种Per-OlovKindgren的味道。相信弹过他作品的人一定会第一时间被打动。---谢予迟(青年吉他演奏家、作曲家)推荐语:我与黄韬老师相识于年青岛国际古典吉他艺术节,黄老师的作品细腻,深入人心切富有力量,希望未来可以听到黄老师更多优秀的作品。---刘宪绩(青年吉他演奏家)黄韬老师的作品,如果要我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走心”。所谓的走心,并非纯粹的唯心主义,爱怎么弹就怎么弹,如果想要在他的作品中追求极尽夸张的演绎方式,你会发现无从下手,只能将自己的心态先进行沉淀之后,才能在这朴素自然的音乐语言中,找到共情点,最后发自内心的去演绎。所以,在“走心”之前,还得先“入心”,这是我对黄韬老师作品的总体印象,也是在弹过他的多首作品后总结的心得。---倪本初(青年吉他演奏家、教育家)与黄老师大约在10年前的一次比赛中认识,当时黄老师给我的感觉是温文尔雅,行为举止彬彬有礼。没想到那次的不期而遇让我们年又相聚在一起。旅德学习回国后发现黄老师已经积攒了很多自己创作的作品。这些乐曲让我感觉到了黄老师感性,深沉又温柔的一面。乐曲中的旋律仿佛是一种交谈,诉说,私语。好似某种情感经历,某个生活瞬间或是某段人生故事。一份精心制作的音乐甜品,拒绝很难!细细品尝,一定会让你的心灵感受到温暖!---吴曼妮(青年吉他演奏家)

作品集封面:

作品集目录:

李质伟老师撰写的序言:

乐谱内页:

内页配文:

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链接,在线购买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