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本方言出版,小学经典四种齐了

北京根治白癜风医院 http://www.txbyjgh.com/

中国的传统语言文字学(“小学”)肇始于先秦,到汉代出现了四部奠基之作:《尔雅》《说文解字》《释名》《方言》,它们是“小学根柢书”(黄侃语),也是学习传统文化最基本的工具书。随着近日中华书局出版了扬雄的《方言》,三全本系列“小学经典四种”至此出齐,可以约起来拍个全家福了!

作为汉语方言学的第一部著作,《方言》是怎么产生的呢?

1

扬雄和《方言》成书的27年

刘禹锡《陋室铭》有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子云亭的主人就是扬雄(前53—18),他字子云,蜀郡成都(今成都郫都区)人,西汉末年著名辞赋家、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他自幼口吃,却“博览无所不见”“默而好深沉之思”(《汉书·扬雄传》)。

扬雄画像

扬雄与司马相如、班固、张衡合称“汉赋四大家”。后来潜心学术,尤其善于模仿前人进行写作:仿《论语》而成《法言》,仿《周易》而成《太玄》,仿《仓颉篇》而成《训纂篇》,仿《虞箴》而成《州箴》,仿《尔雅》而成《方言》。其中用时最久、用力最勤的,就是《方言》。

传本《方言》全称为《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所谓“輶轩”,就是古代使臣乘坐的轻便的车子。应劭《风俗通义·序》载:“周秦常以岁八月,遣輶轩之使,采异代方言。”这些使者乘坐轻便的车子到各地采集诗歌、童谣和异语方言等,并以这些材料考查风俗民情,供执政者作参照。秦火之后,这些方言资料散佚殆尽,幸而严君平还藏有輶轩使者的残稿多字,林闾翁孺也整理了輶轩使者调查的框架。因缘际会,这些材料都给了扬雄。这就是《方言》词汇的一个重要来源——“绝代语释”(古代词汇)。

汉代彩绘铜饰木轺车(古代一种轻便马车)

“别国方言”是《方言》的另一个更重要的来源——当时的方言语词。为了得到这些方言语词,扬雄显露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毅力,他根据輶轩使者奏言的方法和大纲,遍访各地来京的孝廉(各地选拔至朝廷的人才)、上计吏(各地向朝廷汇报经济账目的官员)、守卫都城的士卒,一有空就去找他们交谈,边谈边记,孜孜不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的“方言调查”不知不觉持续了27年!

扬雄把调查来的资料分门别类、条分缕析,写出了《方言》这部旷世之作。其中前11卷中少量条目没有方言分布的描写,可能是因为没有调查到相关词语的具体分布情况;卷十二、卷十三的条目绝大多数都没有方言分布的描写,可能是因为还没来得及完成调查。

一个人、27年,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用个人力量进行全国性方言词汇调查,不得不说:扬雄你真是个狠人!

2

《方言》对《尔雅》的模仿和发展

先说继承。首先,两者所收的词语,都包括了古语词和方言语词,都属于解释词义的著作。其次,它们都是按照词义不同进行归类,《尔雅》层层按义分类,全书构成了一个义类系统;《方言》也基本上采用分类编次法:卷一、二、三、六、七、十、十二、十三训释一般词语,卷四释服饰,卷五释器物,卷八释动物,卷九释车船兵器,卷十一释虫豸。

《方言》古籍内页书影

再说发展。《尔雅》主体一般认为纂就于战国末年,彼时地域隔绝,自然难以收录较多的方言词语,而《方言》成书时已实现统一,进京人士众多,使得大量采集方言词语成为可能,因此《尔雅》主要是以今释古,《方言》主要是以通语释方言;《尔雅》更偏重古代典籍中的文言书面语,《方言》则更多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81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