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酸倍氯米松粉雾剂能不能治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40111/4325336.html
继续《较瘦拙愚数学》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的学习攻略。
三年级下学期的数学内容,比之上学期的变化并不大,核心依然不变,变化规律也很明显,主要是:
一、年、月、日
这是从微观时间的时、分、秒,扩大到宏观的时间了。
二、位置和方向
这里就可以用上之前的四通八达纵横格来学习了。可以结合语文进行学习,属于常识类。
三、复式统计表
这是二年级的单式统计表的升级,将二维表扩大到三维表。
四、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除法的简单应用。
五、小数的初步认识
只学简单的加减。
六、两位数乘两位数
这是上学期《三位数乘一位数》之外的又一乘法变化。
七、搭配
即排列、组合,是上学期《集合》的具体化。
八、面积
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式,和面积单位。
从这些内容来看,其实都不难学习,大多数新内容都建立在之前内容的基础上。
比如《面积》的公式很简单,都是长乘以宽(正方形是特殊长方形,长宽一致)。出题者可以不直接给长、宽的数据,而是给周长,长宽的差距,要求计算面积。或者从面积来算长宽,也是可以的。
比如小数是新东西,关键就是小数点概念的引入。至于小数部分,可以结合分数的概念进行介绍,如0.1是十分之一,0.01是百分之一。只要上学期学得扎实,同样不难。
日期和方向都是常识,更容易掌握了。但可以结合这些内容来出题,会有些新意。比如,不画图,用方向来出题,让你作图,从而要求算出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或者用日期结合时间,来作为应用题的一个运算变量。
总之,基础扎实的学生就不怕,非常容易学。但如果前期学得不扎实,比如周长计算不熟练,面积题用到周长不能立马反应出来,就耽误时间;基本的加减乘除不熟练,基本的进位、退位算法不熟练,小数和多位整数的计算就会很慢。
如果没有时间限制,慢慢做不成问题。但在课堂和考试中,甚至回家写作业,都没有时间给你慢慢磨,压力存在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学好的。此时你想通过三年级复杂的内容补一、二年级的简单基础,也不可能了。
所以,一上三年级就掉队,不是三年级的问题,是一、二年级的问题。基础,真的太重要了。(我明天写一篇《三年级分水岭的真相》厘清这个误区)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依然使用《解透教材》作为教辅,大体框架和上学期一致,但有一点微调。
它包括七个部分:
一、《学习目标清单》
1.看封面内页的《学习目标清单》和《目录》,大致了解本学期的学习目标。
2.将《知识技能》和《数学思考》部分抄写在笔记本上,作为本学期的学习重点任务。
3.完成其中任何一个学习目标后,在《学习目标清单》涂色或划线。
4.全部完成后,写上日期,并签字盖章。
二、《学习目标》
1.阅读了解本课时的重点与难点。
2.确定完成后,写上日期,签字,盖章。
三、《解透教材新知》
1.阅读《看教材》部分,尝试做一做题目。
2.阅读《精讲解》。
3.完成《教材做一做》,然后对答案。
4.在笔记本上抄写《方法提示》和《归纳总结》中有用的关键内容,不用全部抄。
三、《解透典型考题》
1.先尝试做《典型考题》。
2.然后阅读《思路导引》并对答案,总结对在哪里,错在哪里?错了,就回头复习相关内容。
3.做《即学即练》,然后对答案。全对则用签字笔填正,签字盖章写上日期;错则过1天再做1次,以此类推(下同)。
四、《解透培优策略》
1..先尝试做《典型例题》。
2.然后阅读《思路导引》并对答案,总结对在哪里,错在哪里?可回头复习相关内容。
3.做《即学即练》,然后对答案。
4.抄写《方法总结》相关部分到笔记本,做成解题技巧的笔记。
五、《解透教材习题》
1.先做习题,尝试不看《方法提示》和《要点提示》。
2.对答案。
六、《课课练》
1.可在寒暑假预习第一到第五部分,本部分作为新学期的巩固练习题,学完再做。
2.做题,记录完成时间。
3.对答案。
七、《同步测评》
1.复习《单元知识网络》,注意《易错易混》部分,做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导图或记忆卡片。
2.限时30分钟,做该单位的《同步测评》。清空桌面,杜绝打扰,模拟考试场景,进行训练。具体操作时间,选在进行数学期中期末考的时段,且可设置发卷子、监考,打铃的情境。
3.对答案。
建议用1-5天完成一个课时的学习。教材设置是9个单元,按20周算,每单元平均有2周时间,节奏你可以自己把握,稍微比学校进度快点就可以了。快慢并不是关键,重点在于要学得扎实,不必将来再回来打补丁了。
切记,慢就是快。
而这么梳理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教材内容和学习过程以后,我们也能发现其中的设计非常合理,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方式。当然对于某些天资聪颖、接受速度快的孩子来说,节奏是稍微慢了点。但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先学下学期的内容,还是扎扎实实地训练。如此,就能学得又快又好。完全不必舍校内,而取校外的各种神奇古怪的方法了。
这就像你偶尔可以外食、叫外卖,吃点新鲜的东西,但若要身体健康,还是得以家常便饭为主。通常来说,越是稀松平常的事物,就对我们越有益。
至于补品,是给虚的人吃的,药品,是给生病的人吃的。健康的普通人,就应该通过日常饮食来获取营养,保持健康。
选择对的方向,然后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