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海第七版座谈会百余年历经7版,全面

自年著名教育家、中华书局总经理陆费逵动议编纂《辞海》,至年8月《辞海》(第七版)面世,《辞海》已经走过了年历程。自年《辞海》初版在上海问世以来,每一版《辞海》都与时俱进,不断焕发着新的生命力,成为公认的经典工具书。

今年8月上海书展期间,《辞海》(第七版)上市,目前已累计发行达4万套。如今,首次推出的《辞海》网络版经试运行后也正式上线。

《辞海》(第七版)新在哪里?百余年来,《辞海》如何实现从无到有,为现代辞书的编纂提供新范式?《辞海》如何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完成历次修订,为每一时代读者提供新知?《辞海》如何一次次进行自我完善,在中国辞书发展史乃至中国出版史上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2月18日,《辞海》(第七版)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辞海》在沪副主编、分科主编及出版发行界代表约80人以视频形式参会并座谈交流。

《辞海》内页条目总计近13万条,75%有不同程度修订

“第七版《辞海》是《辞海》事业的新起点。”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强介绍了《辞海》(第七版)编纂出版情况。《辞海》(第七版)编纂工作于年正式启动,经过近位编纂出版人员的共同努力,于年8月出版。第七版共收录单字字头1.8万余个,条目总计近13万条,字数总计万字,图片余幅;75%以上的条目都有程度不同的修订或更新。同时建设开发了《辞海》网络版。

黄强介绍,本版《辞海》编纂出版工作主要有五个特点:

一、通过对条目的增补及释义的修订,努力实现《辞海》与时俱进的修订编纂目标。第七版系统收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条目,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同时,条目内容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和学术研究的进展,进行了更新调整。

二、通过梳理条目系统和新增学科,进一步完善《辞海》学科体系和内部架构。第七版在对条目进行增删修订的同时,对学科体系和学科内部架构进行调整,使其更趋合理,及时反映相关学科新概念、新发展、新趋势。

三、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进一步提升《辞海》的权威性、准确性和规范性。依据《通用规范汉字表》,通过自主开发的“辞海字库”,实现第七版全书用字的规范统一。注音、古今地名、专业名词和外来词翻译等,均根据新的标准进行调整。

四、因应时代要求推出《辞海》网络版,开创融合发展新局面。与纸质版同步建设的《辞海》网络版,融合多媒体资源,有声、有色、有形,覆盖各类终端,可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的知识查询需求。

五、强化质量保障,加强队伍建设,为《辞海》持续修订提供有力支撑。第七版经两轮三审,两次专家通读,三轮专项检查,九次校样处理,十二遍全稿校对,并利用权威数据库资源,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作者队伍和编校队伍实现“以老带新”“传承有序”的平稳过渡。

《辞海》立体封无数专家学者投入大量精力

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复旦大学教授陈尚君是《辞海》(第七版)中国文学分科的主编。他在少年时第一次看到《辞海》,惊叹天地间居然有如此知识丰博的大书。考研究生时,陈尚君把《辞海·文学分册》作为备考的主要参考书之一,专业课考了第一名,改变了人生轨迹。陈尚君后来成为《辞海》的作者。他从年开始参加《辞海》第四版的修订,执笔唐宋文学部分,至今已30多年。

“《辞海》是当代学术总体展示,无数学者编辑在其中投入大量精力,力求全面准确反映世界前沿变化。”陈尚君记得,《辞海》第四版修订时,提出根据最新科研成果修订。近几十年,新见文献数量巨大,学术界也产生了不少新成果,“《辞海》坚持反映这些进展,每次修改幅度都很大。”

陈尚君认为,《辞海》坚持反映最新科研成果,但不刻意求新求奇,而是及时反映当代社会变化,严谨小心把握分寸,对修订之态度极其庄重,这是《辞海》能够始终具有生命力、为每一时代读者提供新知的原因。30余年参与修订《辞海》,《辞海》编辑部严格的学术范式,也让他受益良多。为《辞海》撰写词条,让他熟悉了辞书语言的表达,也擅于拿捏分寸,用最简洁语言将复杂学术规范用一二百字讲述清楚。为修订《辞海》,如今他养成了全方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6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