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采书叶找金鸡04middot0

皮肤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pf/a_4324241.html

让阅读像喝茶一样自然|第61期

4月6日晚,我们共读了绘本《找金鸡》。

《找金鸡》共读海报

这是一本取材自贵州省榕江县大利侗寨的绘本。大利侗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创团队(壹勺文化)深入此地取材,继而根据真实的观察与体验创作了这本绘本,并且在绘本中充分展示了侗族独特的建筑及民俗文化。

《找金鸡》中的侗寨建筑

《找金鸡》的故事发生在侗寨的小女孩阿依身上。在杨大娘家办“满月酒”的这一天,阿依家的大公鸡神秘消失了。由于寨子里有着“满月酒”要送鸡和米的风俗,所以妈妈喊阿依赶紧把丢失的大公鸡找回来。起初阿依对这件事情并没有热情,但是想起杨爷爷唱过的《勇士救金鸡》的故事,阿依把自己想象成救“金鸡”的勇士,立马就有了干劲。为了找回被“偷鸡贼”掳走的“金鸡”,阿依跑遍了整个寨子,还喊了小伙伴们一起来找,直到最后“救”回了“金鸡”才发现……自己找错鸡了。

这个故事有趣有料,既在起起伏伏的故事情节中给大家带来欢笑,又以小孩子的幻想活动为切入点,充分地体现出了小孩子的天真烂漫。一起共读这个诙谐的小故事,大家都感到快乐且颇有收获。

绘本《找金鸡》封面

起初,当大家在观察绘本封面时,只能看到一个小姑娘从厚厚的“蓝色羽毛”里露出脸来,好像在寻找着什么。结合绘本名称“找金鸡”来看,大家都猜到小女孩寻找的是“金鸡”,但是关于“金鸡”到底是什么,大家还是表达了很多不同的看法。

有的老师认为“金鸡”就是一只金色的鸡,有的则认为它可能是鸡形状的金子,还有的觉得它是一个类似于“圣诞老人”的被人们想象出来的虚构角色。也有可能是“一个梦想。”杨恒清老师这样猜测。

绘本前环衬

我们带着这些猜测翻开这本绘本,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非常具有特色的环衬页。《找金鸡》的环衬是一幅阿依家附近的地图,它呈现出了侗寨的风貌,也描绘出了整个故事发生的地理环境。

故事从阿依被妈妈派去找大公鸡开始。她先是跟妈妈赌气不想找公鸡,然后在风雨桥躲雨的时候,她把自己想象成了救“金鸡”的勇士,并且真的发现“金鸡”被“偷鸡贼”掳走了。她追着“偷鸡贼”来到另一座风雨桥,两人为了躲雨都在这里坐了下来,恰巧碰见了杨爷爷唱《勇士救金鸡》的故事——

“今天出门去呀,没听见什么,只听见大雨下着,噼噼啪呀噼噼哗。是天上的龙又在哭:回不去龙潭了,回不去了,回不去了;见不到金鸡了,见不到了,见不到了;……”

阿依听着杨爷爷的故事鼓起了从“偷鸡贼”手中救回“金鸡”的勇气,老师们也纷纷猜测阿依此时会用什么办法对付“偷鸡贼”:是直接选择“武斗”呢,还是像一些老师猜测的那样,由于力量不及对方而选择“智取”呢?

绘本内页

大家都为阿依大开脑洞,也期待着她能如愿从“偷鸡贼”手里救回“金鸡”,没想到阿依却因为听戏太入迷而把“偷鸡贼”跟丢了。

故事继续发展,直到阿依跑遍整个寨子终于找到了“金鸡”,大家在阿依救回“金鸡”时看到了一幅色彩十分丰富的画面,也从画面中感受到了阿依此时的喜悦。

不过也有老师从画面中发现,那位“偷鸡贼”好像跟在阿依的背后追过来了。

绘本内页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阿依遇见妈妈的画面,因为看到妈妈的担子上已经挑着自己家的大公鸡,阿依意识到自己抓错鸡了。

从阿依的神情中,老师们读出了她此刻的尴尬,大家猜测她此刻的心理活动一定是经典的迷茫三连:“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在干什么?”

绘本内页

故事在阿依信誓旦旦的“下次我一定不会再救错金鸡了”之中结束了。

回顾整个故事,老师们都从一连串内容丰富的画面中读出了侗寨传统文化的特色和韵味。

有的老师对阿依把自己想象成勇士的画面印象深刻,也是因为在这幅画面里看到了一些像汽车、电灯这样的现代化元素。除此之外,整本书中人物的着装、发饰,建筑的材料、风格,看起来都十分具有民族特色。

绘本内页

在阿依与“偷鸡贼”一起躲雨的画面里,老师们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元素。

除了在画面中比较突出的阿依、“偷鸡贼”和杨爷爷之外,有的老师还发现了角落里颜色偏蓝的两个“诡异”的人,猜测他们甚至有可能是风雨桥里的“鬼魂”。

老师们都好奇风雨桥上画着的癞蛤蟆和小圆点。

大家基本可以想象到癞蛤蟆是一些民族独特的图腾和象征,但是对于小圆点却众说纷纭:有人觉得那是蛤蟆的卵;有人认为那也是侗族的一种文化象征;还有人联系其他的画面,猜测那是阿依救“金鸡”用的武器,因为在阿依找其他小伙伴时身边也出现了小圆点。

绘本内页

绘本《找金鸡》的故事发生在阿依身上,由于夹杂了小孩子幻想的色彩,所以整个故事看起来虚虚实实,有很多故事中的元素都让人觉得像是想象出来的,比如在天上流动的河、“偷鸡贼”恐怖的面容。

甚至有老师结合最后一幅画面中阿依在读图画书的细节,猜测有可能整个故事都是阿依在“满月酒”的宴席上产生的联想。

老师们表示这种小孩子的幻想很真实,很符合小孩子的心理,因为自己小的时候也经常这样,做事情的时候,手上做着一件事,脑袋里想的是另一件事情。

另一方面,结合着绘本中出现的侗族文化的元素,大家也发散出去,谈到了很多自己家乡的、乃至其他民族的风俗。在一种轻松自然的讨论氛围中,大家对这些承载着民族记忆的文化瑰宝、文化奇观更加感兴趣了。

线上共读掠影

作为本次绘本共读的领读员,我也沉醉于这样的讨论氛围,感觉自己对《找金鸡》这本绘本的理解和热爱也更加深刻了一分。

再次感谢老师们能来参与本次共读,以及对这本绘本的思考和共创。

我是来自临沧双江的韩乾,祝愿我们能在绘本共读活动中相遇。

世间万物难得,如童真

文丨排版

坝子里的阅读宝库·线上绘本共读小组·韩乾

配图丨绘本《找金鸡》

ReadMore

发刊词丨坝子里的阅读宝库

鲜采书叶|《没有耳朵的兔子和两只耳朵的小鸡》12·22线上绘本共读

鲜采书叶|《苏丹的犀角》03·24线上绘本共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