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赵玉
近日,先锋艺术家、科幻作家毕横携最新长篇科幻小说《机乐世界》在深圳万象城举行发布会,中国唱片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琨、香港艺术收藏家及投资人张振强、深圳美术馆馆长张燕方、著名科幻作家王诺诺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发布会。
《机乐世界》
作者:毕横
中国画报出版社
年7月
毕横出生于中国辽宁,是中央美术学院首位本科硕士双保送生、中国首位航天文创大使,也是中国先锋艺术代表人物。先后与迪士尼集团,派拉蒙影业,太古地产,香港k11,华润集团,中粮集团,万达集团,北京望京,奔驰等诸多一线品牌进行大型艺术合作。始创“中国的核,世界的壳”的艺术理念,结合东方传统国学文化内核与全球化的潮流时尚外壳,致力于创作出专属于我们当代中国这个时空维度的艺术逻辑。
年,毕横创作的超大型装置艺术作品《解·放》将关公与卡车、机器人元素结合,在国外展出并轰动一时。随后,毕横还创作了《斗战剩佛》《胖哒》《复兴号》《势》等巨型作品,让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孙悟空、龙、大熊猫化身机甲形态,展现当代中国的强势崛起与深厚的儒释道文化积淀。
▲先锋艺术家、科幻作家毕横(左四)与嘉宾在其设计制作的大熊猫机甲前合影。
在长篇科幻小说《机乐世界》的作品体系中,毕横构建了一个充满禅意的机甲科幻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类想变成长生不老的机器人,而机器人却想成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人类疯狂研究意识转换技术,这样就可以实现人与机器人之间的身份转换。然而欲望和人心是波谲云诡、变幻莫测的,为了获得这一核心技术,各方势力展开了疯狂的争夺……
故事讲述了机器少年想要成长为“人”的过程,将佛学、儒学、道学、易经等国学哲思融入其中,最终机器少年悟道——只要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才是“人”所独有的品质。故事恰似一段西游记式的取经之旅,经历磨难最终修成正果。作品让人工智能与人类关系有了中国式的解读视角,让科幻有了中国特色。
▲《机乐世界》内页。
近年,优质国产科幻文艺作品不断涌现,科幻创作者群体不断扩大,以《流浪地球》电影为代表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式科幻叙事新话语逐渐形成,这些都说明“中国科幻新纪元”已经到来。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更好与科幻结合,为创作者注入源源不断的灵感与思路,正引发科幻界广泛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9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