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城市杂志,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传播者,一种向上的精神代言者。当代城市的文化风尚在很大程度上是藉由城市杂志来显现与交融的。
7月22日,郑州熙地港,一场由郑州城市杂志《郑周刊》联袂《建业》杂志举办的“见郑”城市杂志文化艺术展开幕。多位本土文化人士登台,围绕杂志、阅读、艺术、城市文化和城市美学举行论坛活动,并与大家深入交流。论坛之后,本次展览的策展人还带领各位嘉宾一同参观了展览。
《郑周刊》、《建业》:和郑州一起思考
回首过去,郑州现代化发展最为迅猛的十多年,艺术、设计、创新、时尚、观念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无法与这座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相比拟。但在城市杂志(DM杂志)这一狭小的领域,郑州却似乎逆势生长,异军突起,甚至一度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郑州城市杂志”现象。其中,《郑周刊》、《建业》是最显著的两个代表。
创刊于年的《郑周刊》是一本根正苗红的郑州本土杂志,也是一本提倡本土国际化,并将文化观念与精神人文高度融合的城市杂志。十二年来,她以高品质的形态记录了郑州的风尚进程和生活体温。创刊于年的《建业》杂志,带着时代的温度体察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趣味和悄悄变化的幸福观,成为河南企业杂志的一张名片。
展览现场:以人文艺术之名阅读郑州
本次展览的主展区位于郑州熙地港一楼西南厅,现场展出了《郑周刊》和《建业》两本杂志的数十期代表性封面以及精选的杂志内页、视觉大图。它们分别从城市本体和本土商业两个层面,持续记录、见证了郑州当代城市文化的发展缩影。
郑周刊的《郑州味儿》、《郑汴·双城记》、《最郑州》、《地下铁——地铁打磨下的生活情致(配合郑州地铁一号线开通)》等一系列饱含郑州本土文化特色又深具人文关怀的杂志专题,为郑州探索本土国际化的诸多可能性。与建业集团“根植中原,造福百姓”的区域化战略一脉相承,《建业》的《国际郑》《建业郑州》《理想主义》等专题,立足中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7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