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0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朱凯迪
年中高考均已落下帷幕,但六年级学生们的毕业季仍没结束。毕业季意味着啥?相信不少人和记者一样,想到的是花样百出的毕业照,还有写不完的毕业纪念册。不过,现在的小朋友们已经换了新花样。最近,在吴宁四校,有一群六年级小学生每人出了一本书,并把这本“毕业文集”送给老师和同学,作为临别礼物。
把一摞各式各样的毕业文集翻开,会发现里面的内容和封面一样各具特色,处处可以感受到每个孩子的用心。每篇文章不仅进行美化加上一些可爱的插图,还会将当时的一些照片配上,绝对是图文并茂。学生们起的书名,也把老师张虹群“惊艳”到了:“孩子们的想法很奇妙,有文艺版、童话版还有影视版,很有意思。”
张虹群是六(3)班的语文老师,她说,这些毕业文集收录的是孩子们四年级到六年级以来的优秀作文或随笔,由学生自己挑选。因为随笔大多记录的是他们生活中的点滴,是他们美好童年回忆的记录。
“其实这份毕业文集是我布置给孩子们的一份特殊毕业作业,小学生活即将结束,让每个学生把自己写得比较满意的习作收集起来,装订成册,并起个书名。”张虹群说,这个任务是5月底布置的,6月份开始就陆续有学生上交。
说起将学生的作文和随笔制作成册的想法,张虹群说,这是在她上一届学生毕业时突然想到的,虽然当时时间仓促,但孩子们最后的成果让她非常惊喜,唯一遗憾的是当时大多孩子只制作了一本,她没法全部收藏起来。所以在一开始教这届学生的时候,她就为这件事做准备了,开始培养学生写随笔的习惯,通过文字把自己的生活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学生们不但不再害怕写作,并爱上了写作。
张虹群不仅仅是让学生写随笔,还会根据时间的不同布置不同的作业,一般星期一至星期四写随笔,星期五或者放假期间就要求写规范的大作文,寒暑假还要写规定读物的读后感。“写随笔是素材的来源,而写大作文则是学写作的章法。”
何紫菡的毕业文集书名是《遇见,在最美的时光里》,她的封面就是老师张虹群的大幅照片,可见她对老师的喜爱和尊重。她告诉记者,这本文集是她和爸爸妈妈一起用一款“时光手账”的手机APP编排的。“我觉得把这几年的作文编成册非常有纪念意义,虽然事小但是心意最重要。”
六(3)班43名学生已经陆续把自己的毕业文集上交,看完大家精心制作的小册子,张虹群很感慨:“这样一本小册子,反映的不仅是孩子们的作文水平,还有耐心和创造力。有的孩子很有想法,从主题风格选择到内页排版,都是自己敲定的;而有的孩子,特地制作了好几本,不仅给老师还赠送给同学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