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到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艺术Art|#大艺术家GreatArtist
By王米奇Micky
在RollingStone的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职位,它代表着世界时尚人文摄影的最高水平,这就是“RollingStone首席摄影师(ChiefPhotographerofRollingStone)”。
拥有这个标签的人包括:拜伦·沃尔曼(BaronWolman),作为RollingStone历史上第一位首席摄影师,这位传奇摇滚摄影师不仅见证了RollingStone的诞生与成长,还为RollingStone留下了精彩的伍德斯托克纪实影像,拍摄了大量最早期的经典封面。
BaronWolman为RollingStone创作的经典封面BaronWolman
安妮·莱博维茨(AnnieLeibovitz),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人像摄影大师,她创造了“追踪式摄影“的创作方法,深入体验被拍摄对象的日常生活,改写了人像摄影的风貌,更为RollingStone与摇滚历史留下了最经典的一张杂志封面。
AnnieLeibovitz为RollingStone拍摄的经典封面,也是约翰·列侬生前的最后一张影像AnnieLeibovitz
而今天,RollingStone大水花也荣幸宣布我们的第一位首席摄影师(ChiefPhotographerofRollingStoneChina):黎晓亮Alexvi。
摄影师黎晓亮黎晓亮Alexvi
如果说,摄影是一场与光和影的游戏,那么黎晓亮一定是其中的高阶玩家。
作为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影像表达者之一,被黎晓亮拍摄过的明星名人不计其数——他独特的创意构思与摄影语言总是可以捕捉到他们不同以往的趣味表现,他的镜头也总是把每一个细微的神态拿捏的恰到好处。
黎晓亮镜头下的传奇吉他手JimmyPage黎晓亮Alexvi
黎晓亮在具备理性思考的同时,也能纵情拥抱并享受随机性与主观性。如同将大学时对摄影的兴趣最终转换为职业一般,黎晓亮会让当下的感受与灵感牵引自己前行,并将一些随机的突发事件介入到创作中。他会在前往拍摄地的途中看到某个光影,就将其使用在接下来的拍摄中;也会在试光过程中发现未能遮蔽好的窗帘露出了一束甚是好看的光,就将原本准备的摄影灯改换为这束自然光。
而对于早已跳出了传统思考与固定手法的黎晓亮来说,这场光影游戏的BGM,则非摇滚乐莫属。
黎晓亮在中学时期被那张在同学们间传来传去的《梦回唐朝》卡带所震撼所启蒙;而更在收到表哥赠予他的人生第一张CD——BonJovi的专辑后,让他对摇滚的爱埋下了种子。时间也并未改变他对摇滚乐的情有独钟,他有着自己整理的专属歌单,会每年固定去到Collchela、FujiRock等音乐节给自己放假充电,会自己联系喜欢的摇滚音乐人进行个人拍摄项目,甚至在工作室ASTUDIO中,成员们也都充满了“摇滚团魂”,并在一个角落里放置了满满当当的爵士摇滚黑胶唱片。
黎晓亮镜头下的新生代乐队代表Madarin黎晓亮Alexvi
对他来说,音乐是很自然的东西,像空气一样。音乐可以令他人为地制造出一个不受干扰的空间,可以在拍摄时令他忘记背后多达二十、三十人的制作团队,为他创造出一个自在、安逸、独立思考的“泡泡”。音乐会让他在瞬间里被某段旋律所打动,随之迸发出无限灵感;音乐也会为他引导或渲染出不同的情绪氛围,让他用对特定音乐风格的感受,去诠释镜头下的人物或风景。
RollingStone大水花正式登陆中国后,与曾立志“要拍遍青春期所有喜欢的摇滚音乐人”的黎晓亮一拍即合,荣幸邀请到他出任RollingStone大水花首席摄影师,并拍摄了第一辑的中国封面与内页乐队大片。
而片场外,我们也与晓亮围绕音乐、摄影、与创作,展开了更多有趣的对话。
音乐与摄影都是一种主观表达
黎晓亮为RollingStone大水花所拍摄的第一辑中国版封面
RS:你怎么看待RollingStone大水花首席摄影师的这个标签?
黎晓亮:是我有过最Cool的标签。
RS:你认为音乐与摄影这两种艺术形式在表达、呈现、信息传递上有相似的地方吗?
黎晓亮:音乐和摄影都源自于创作者的主观意识,都是创作者的表达方式。它们都是我的爱好,不同的是摄影是稍擅长的领域,有更强烈的表达欲;但这份表达有时会困扰我——因为会更在意自己有没有更往前一步。怎么说呢,就是有一点点才能,就会被那种小才能折磨的痛苦(笑)。
但音乐相对更自由和单纯,我只是一个倾听者。
RS:你作为首席摄影师参与了《RollingStone大水花》第一辑封面故事“用音乐说事”的创作,当时是如何形成这个构思的?
黎晓亮:编辑团队提出要拍摄张楚和王源时,我正好在去往茶卡盐湖拍摄的途中。在国外音乐文化中巡演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音乐人有很多“在路上”的经历;就好比在电影《几近成名(AlmostFamous)》中那样,乐队们随着一辆大巴不断的去到很多城市演出。而绿皮火车是张楚的音乐最初盛行时那个时代的一个符号,我会好奇当这组横跨了不同时代的音乐人安静的坐在同一个车厢里,会产生什么样的画面。
黎晓亮为RollingStone大水花所拍摄的封面人物张楚
黎晓亮为RollingStone大水花所拍摄的封面人物张楚
黎晓亮为RollingStone大水花所拍摄的封面人物张楚
RS:你是根据什么来策划不同音乐人的拍摄风格的?从他们各自不同的音乐风格吗?
黎晓亮:音乐自己就带有画面。比如之前拍摄重塑雕像的权利时,我可能一下想到的就是那种有点严谨对称的画面氛围。
黎晓亮镜头下的重塑雕像的权利乐队黎晓亮Alexvi
RS:从舞台、录制现场、棚拍、外景、再到这次你为RollingStone大水花而进入到音乐人最私密的个人空间所创作的BeforetheShow系列乐队专题,你认为音乐人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吗?对于创作来说,你更偏向哪一种呢?
黎晓亮:这次选择在音乐人的家中完成拍摄,本意是希望通过影像呈现音乐人的某一面。相对音乐人更为人所知的台前形象,家是一个特殊的场域,人在自己的主场时都会更放松、更真实。家也能代表和传递很多平时不为人知的个人信息。
反光镜乐队主唱李鹏
RollingStone大水花第一辑“BeforetheShow”乐队专题
后海大鲨鱼乐队主唱付菡
RollingStone大水花第一辑“BeforetheShow”乐队专题
盘尼西林乐队主唱小乐
RollingStone大水花第一辑“BeforetheShow”乐队专题
RS:这次BeforetheShow系列乐队专题运用了黑白风格,是刻意要做减法吗?
黎晓亮:直觉黑白更适合。
白皮书乐队主唱刘家辉
RollingStone大水花第一辑“BeforetheShow”乐队专题
RS:摇滚乐和摄影都是你的最爱;我们也看到过去你和不同时代的知名音乐人,包括Metallica、LiamGallagher、OzzyOsbourne、野孩子等都有过合作,拍摄他们会感觉是“同时在完成两件最爱的事”吗?
黎晓亮:是的,圆梦系列。
音乐、时代与变化
黎晓亮镜头下的原Oasis主唱、摇滚音乐人LiamGallagher黎晓亮Alexvi
RS:你会觉得不同时代的音乐人身上,体现着什么不同的特质吗?
黎晓亮:当时大家听歌的渠道比较局限,所以会更专注地深耕在几种特定的音乐类型上;现在音乐类型更多,平台渠道更多,口味也可以更小众。
RS:虽然现在平台变多,但很多人会探讨像Spotify、网易云这样的大数据算法是有利有弊的。它们从某方面来讲会加速同质化的问题,封闭上很多的可能性。你怎么看?
黎晓亮:是的,也和朋友讨论过这种音乐算法的问题。如果你听的类型比较多,推荐的风格也会相对丰富——其实我的歌单特别杂,什么类型都有;感觉Spotify算法会更好一些,Applemusic有一些歌单我也经常循环。如果你对某种风格有特别强烈的偏好,那的确,可能就会被“困”在同一种类型里。以前通过电台来获取信息就不太存在这个问题,我现在还会收听固定时段的电台节目。
黎晓亮镜头下,打破了传统乐队结构的TwoDoorCinemaClub乐队黎晓亮Alexvi
RS:随着时代的前进,摇滚乐的风格与流行趋势也一直在随之改变,你怎么看待这种变化?
黎晓亮:很多音乐人在每个时期都有着很不同的状态,包括很多音乐人在不同的组合或乐队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每个乐队有自己的画面,当他们想去改变或者破坏既有画面时,的确也会面临一些乐迷的反对。我是拥抱成长和变化的,比如喜欢的摄影师NickKnight,从业几十年了到今天还在更新自己的拍摄方式。音乐人比如Radiohead,他们从最开始到现在一直在成长,成员们自己做的东西更激进和多元。
摄影是梦想,而摇滚是心声
黎晓亮镜头下不同以往的传奇金属乐队Metallica黎晓亮Alexvi
RS:我们知道你有一个愿望是“拍遍青春期所有喜欢的摇滚音乐人”;缘起是什么呢?现在进行的怎么样了?
黎晓亮:这个项目的灵感其实来源于我看过的一部纪录片,叫《寻找小糖人(SearchingforSugarMan)》。
大致讲的是曾经有一位出道时被誉为“第二个BobDylan”的美国的民谣唱作人,在专辑发行后,在美国市场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而被唱片公司抛弃,而他也就从此销声匿迹了。但谁也没有料到,他的歌曲却在封闭时期的南非传唱,知名度可以与滚石乐队并论。但由于他已经完全退出了,南非的乐迷们由此而生了众多的揣测,并认为他是在最后一场演出时在舞台上把自己烧死了。
南非开普敦的一家唱片店老板与一位音乐记者在得知了这个离奇的自杀传闻后决定一探究竟,后来却在美国的一个建筑工地找到了这位音乐人——那时的他正以建筑工人的身份在生活。后来他被带回到南非演出,那边等待他的是一个几万人的现场。这个故事本身,包括拍摄幕后都十分传奇。因为预算不足,影片最后部分是用iPhone完成拍摄。
《寻找小糖人》也成为了史上第一部部分使用iPhone拍摄并获得了奥斯卡奖最佳纪录片的电影
这个前后都非常励志的故事也让我想到了那些影响我的音乐人——因为他们也差不多也是和片中主角同时期的,很多人现在都极少露面。于是萌生了去拍一张他们非常日常的肖像照的想法。比如就在他们自己家楼下的公园或者书房,抱着宠物狗的样子。
这个项目进行到目前,只单独拍摄了OzzyOsbourne,能接触到他们的机会太少了,而现在疫情也让这件事变得更加困难。
黎晓亮在金属乐开创者OzzyOsbourne家中为他所拍摄的照片黎晓亮Alexvi
RS:听说你在拍摄Ozzy时发生了很有趣的事情?
黎晓亮:当时跟着导航抵达他家附近时看到相邻的两栋房屋:一座哥特风、一座温馨风。我想当然的就走向前者,后来才发现原来他家是旁边那栋。
见面后Ozzy带我参观了他的各个房间,他唯一禁止拍摄的,是在跑步机边上贴满TheBeatles海报的健身房。
RS:这个项目的暂定名“打口碟”也很有趣,有什么来由吗?和某些青春时期的记忆有关联吗?
黎晓亮:大学时正是打口碟盛行的时期,现在回想起来,会觉得当时感受的国外音乐文化很像打口碟,是有缺失的。在国外乐迷是参与到现场的,获取的也是多角度的信息,而我们从听到专辑到真的置身现场至少隔了十多年,这个延迟满足来的太晚。
RS:而摇滚乐又恰恰是一种非常具有,并且需要现场感的音乐类型。
黎晓亮:没错。
RS:听说你自己每年都会去一些国外的大型音乐节,是你每年最重要的旅行;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沉浸式灵感汲取”之旅吗?分别都是哪些音乐节呢?
黎晓亮:陆续去了几次加州的Coachella,东京的SummerSonic和FujiRock。因为长期都在不停的输出,去音乐节像是给自己制定的窗口期,更像晒干的海绵被扔回到水中。
RS:人们都说“音乐人很真实”,在接触了这么多音乐人之后,你的看法是?
黎晓亮:大家提到的真实可能分两种——一种是音乐人追求和坚持做音乐这件事的状态本身的真实,是创作者对待自己的真实;还有一种是曾经大众认为摇滚乐就应该漠视一切规则,是大众对精神引领者预期的一种真实。
黎晓亮Alexvi的私人歌单
要让我列举最喜欢的三首时,最先浮出水面的一首,这首歌最喜欢的版本。
岩井俊二×YenTownBand。
喜欢TheBeatles的Ozzy,听这首会想起他加州家中健身房,跑步机旁一面墙都是TheBeatles的海报。
大学时在棒球队的日本留学生推荐了这支他口中的日本“Radiohead”,这张专辑一直听到现在。
需要拍摄对象“深沉”时最佳选择。
MaintitleBlowup-HerbieHancock01:33来自RollingStone大水花电影《BlowUp》负责启蒙摄影,OST负责爵士乐启蒙。
拍摄舞曲。
曾经有1、2年都喜欢拿这张专辑作为拍摄开场,以至于不工作时从来不听。
K歌必点。
我的肖像系列“BacktoBlack”。
号外号外
想看更多黎晓亮所拍摄的先锋音乐人吗?
想看更多封面明星的深度采访和内页大片吗?
想重温更多关于伍德斯托克的故事吗?
想知道更多中外摇滚大咖们的台前幕后吗?
想从经典封面中回顾更多精彩摇滚史吗?
收到各位强烈呼吁再次上线线上链接的花
带着掏空的家底,来了!
RollingStone大水花第一辑
#用音乐说事AB双封
最后的限量册现已上线!
最终的一次机会,售完即止!
遗憾错过了线上售卖的读者们抓紧啦!
#独家报道RSExclusive
#摇滚明星RockStar
#音乐先锋YoungTalent
#榜单RSList
#洞见BreakDown
全球音乐文化媒体
·
出品王米奇Micky编辑米奇Micky;设计孙毅rollingstonechina
yt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