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这样做读书笔记

阅读原本应该是去功利化的,是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而已。但家长们都很重视阅读,更期望阅读之后能够输出,能够出口成章。于是,很多小学生家长会焦虑一个问题:我家为什么读了这么多书还写不好文章?如果你告诉他读和写之间的距离,如同会吃和会做之间的距离一样,他就会追着问:那做读书笔记有用吗?有用啊。但如果只是想凭着简单的摘摘抄抄就有用,这如同拿着一本菜谱就以为能做出一桌好菜一样不靠谱。

从读到写之间需要的那个桥梁,叫思考。所以,如果确定想做读书笔记,得在这个项目中充分体现思考的成果。那么,低年级的孩子怎么来做有思考性的读书笔记呢?

01.常规基础版

这种读书笔记格式是在传统的摘抄字词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内容“我喜欢的一个……”,需要陈述理由,这就是思考。

大家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允许孩子更自由地表达阅读感受:

我讨厌的一个(角色、情节、语言、动作……);

如果我是……,在面对……这个情景时,我会这样做:……;

我不喜欢这个结局,我想这样改一下:……

02.阅读进阶版

我买过这样一本读书笔记本,内页如下: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个版本的读书笔记跳出了好词好句的思路,而是专注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第一部分是基于小学生阅读书目多为故事性文学作品的特点,设计了概括情节的板块,也就是渗透了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开端、发展、结局)。很多总是觉得孩子看书很快、担心孩子走马观花的家长,可以通过这个版块的内容书写来检验孩子的阅读成效。

第二部分如前一个模板后部分内容一样,可以如上变化。

第三部分是画情节。以我多年来做公益读书会的经验,很多孩子画得还不如写的,会写不会画的占比很大,而且,要想画得好,比写得好所需时间要翻几倍。所以,我建议大家在使用这个版本时,可以去掉画情节的部分,而在这个空白处完成上下两个题目的书写。

第四部分是延展。这个也是阅读思考的一个角度,不过,对很多孩子而言有难度,不如改成:读了这个故事(情节),你懂得了哪些做人做事的方法?还有哪个故事(新闻、经历)与这个体会有关?

读书如种苗,不能急于求成;思考如育苗,点滴成长都值得呵护。从不会到会,孩子需要的不仅是模板,更是父母的耐心、包容心和鼓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0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