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只要心存热爱与执着,就一定会坚守一份责任与担当。在吕梁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上,来自交城县职业中学的教师郝少华,迎来了她的职业“高光时刻”,获得了平面设计“技术状元”。从一名默默无闻的人民教师到技术状元,郝少华只用一句话形容:把爱好变成了专业,又把专业变成了事业,最后又把事业变成了爱好,一辈子,把这一件事做好就行。
年出生的郝少华,年毕业于晋中师专美术系,年在山西大学美术教育专业进修本科。就是在那里,郝少华学习了广告设计。在当时那个年代,电脑属于奢侈品,即使是大学里,也只有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接触到电脑,更没有如今便捷的绘图软件。郝少华告诉记者,当时学习广告设计,全部依靠手绘。但这并没有阻挡郝少华痴迷于设计的心。在校期间,郝少华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学习设计当中,除了潜心绘画,课余时间则泡在图书馆里,翻看港台以及国外杂志,细细琢磨当时的优秀案例。对精良作品的直观学习,很快让郝少华丰富了积累,提升了审美,为后来在平面设计当中策划、创意等环节打下了扎实基础。
正是怀揣这份热爱,年,郝少华从交城县南街学校调入交城县职业中学,从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成为了“术业有专攻”的美术专业教师,从一开始担任美术基础教学工作,到年起讲授平面设计教学、photoshop软件的使用、美术欣赏、摄影摄像教学、图形图像处理等多门课程,郝少华在电脑设计的领域涉猎越来越广、越来越精。
“年,我终于攒钱买到了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回忆起崭新的电脑搬回家的那一刻,郝少华依然激动万分。为了研究透使用电脑制图的门门道道,郝少华整晚整晚的趴在电脑前琢磨。“因为不懂的东西太多了,练键盘、学打字、学操作系统、学图像处理软件……”小有成就之后,郝少华迫不及待地想试试“拳脚”,自告奋勇地承担起为学校设计招生简章、宣传册等任务。无论是Photoshop,还是Illustrator、Indesign等软件,郝少华都能够驾轻就熟。
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郝少华成长为学科带头人。身边的同事对她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也赞不绝口:“郝老师在我们学校属于技术型、创新型人才,她能不断地带给我们惊喜。”“她能全身心投入到所教专业,探索实践‘学教’融合。”美术专业教师王晓娟说:“记得那年暑假,我们基本每天泡在阅览室里,不断地进行灵感捕捉,思维碰撞。”
郝少华的工匠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她对所长领域的研究,更体现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在当今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新常态下,交城县职业中学鼓励教师注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做创新型教师,着眼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郝少华在今年3月,完成校本教材《图形图像处理教程-Photoshopcs6》的编写,并将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达到学以致用。郝少华也被学校推荐为省级骨干教师。
在这令人眼花缭乱的成长转变背后,隐藏的是郝少华艰苦的付出。谈及本次技能大赛的比赛经历,郝少华感慨稳扎稳打的积累是多么重要:“决赛共分两个模块进行——广告设计和版面编辑,不仅要求选手熟练掌握AdobeIllustrator、AdobePhotoshop、AdobeIndesign三个软件,还需要在规定的6小时内,提交12个图像文件,其中包括logo设计、海报设计、书籍封面设计、内页设计等等。这就要求选手能够迅速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运用,并能恰到好处地添加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要造工匠之才,必要有工匠之师。”交城县职业中学校长薛九富坦言,“对于中职院校而言,顶尖的技术状元是学校最宝贵的师资力量,丰富的工作经验就是教学的资本,这些优秀技术人才的成长历程对于学生而言本身就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郝少华在采访中则表示:“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未来我将继续勤恳工作,坚持终身学习,为国家、为学校继续贡献自己一份力量。”(记者阮兴时)
吕梁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