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与妻子相濡以沫一辈子,书房挂一少女

我还记得小时候拿到的第一个套装书籍便是《十万个为什么》,看着其中画得栩栩如生的彩色内页,我当时的心中充满了好奇。而几经多年,这本书在我脑海中依然占有一席之地,想来,它便是我对于这个世界产生最初认知的启蒙书。我想,应该有很多80年代出生的人都和我有过相类似的感受,这本《十万个为什么》作为一套儿童科普类读物与其他书籍相比对于我们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但是就在去年五月,曾经一同参与编撰此书的叶永烈先生不幸病逝,让许多人又想起了这本早已印刻在人们脑海中的儿童读物。真正好的、属于中国儿童自己的读物在如今的市场中,其实已经很稀有。而叶永烈,这位中国著名的小说家、历史学家,给许许多多的儿童带去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而在他的内心深处,除了文学创作以外,也有属于他自己的精神食粮,那便是书房上挂着的一幅少女彩照,常被客人误以为是他的女儿。年少成名参与编撰《十万个为什么》叶永烈是一名浙江温州人,年出生的他由于家庭教育的缘故,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书籍。喜静的他,书籍对于他来说简直是最好的朋友。每天下课以后,当其他孩子扔下书包出去玩耍的时候,叶永烈就喜欢抱着一本书遨游在书的海洋中。也就是那个时期,对于各类书籍心无旁骛的阅读以及丰富知识的获取,让还在青春期的叶永烈渐渐产生了表达自己的想法。11岁时,叶永烈发表了他的第一首诗作。虽然喜欢书籍,但叶永烈一开始只是把文学当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没有过多的去规划些什么。18岁时,叶永烈考上了北京大学化学系,而同年,他开始发表科学类小品。他的第一篇科学小品名叫《两种矿物肥料》,在这部小品中,叶永烈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把原本比较乏味的科普文学写得生动有趣,而又不失专业性。从那之后,他又发表了多篇和化学有关的科学类小品,并把这些越写越多的小品整理汇总起来,一同寄给了上海的一家儿童出版社。年,他的第一本书《碳的一家》出版了。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文学创作能力,再加之叶永烈能用带着点孩子气的笔墨写出严谨严肃的科普类文章,这在当时的市场中,极其罕见。因此,《碳的一家》的问世使得叶永烈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很快受到了一位出版社编辑的注意。这位编辑邀请叶永烈一同参与编撰《十万个为什么》的化学分册,而在当时,除了叶永烈以外,还有其他的化学老师已经参与了进来。但化学原本就是一门比较枯燥严谨的学科,这本《十万个为什么》的受众群体又多是儿童。编辑认为,或许叶永烈的写作风格能让这系列展现出有趣的一面,并让更多的孩子愿意去看。当时的叶永烈年仅20岁,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这个任务对于他来说既是一副沉重的担子也是一种荣耀。而最终,叶永烈不负众望,他所编写的内容让编辑以及整个出版社都非常满意,以至于之后的农业、生物等分册,叶永烈也都被邀参与了编写。《十万个为什么》问世以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好评,以至于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它成为了许多儿童对于这个世界的启蒙认知书。年,叶永烈创作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的科学幻想小说出版问世,从那之后,他开始从事科普创作。少年夫妻老来伴此时的叶永烈虽然还未大学毕业,但因为他的作品,使得他在文学界已小有名气,但是叶永烈的内心并没有因此而膨胀,反而更加潜心创作。而在同时,叶永烈的终生大事也开始渐渐成为家里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64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