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济南乡师,年8月在济南北园白鹤庄(今明湖中学校)创办,初称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年改称山东省立济南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年迁址济南黄台桑园,年改称山东省乡村建设专科学校附设乡村师范学校。年秋,日本侵略者进逼山东,学校南迁,途中停办。年11月,被誉为“摧不垮的战斗堡垒”“白色恐怖下的一颗红星”“白区里的一所红色学校”的中共济南乡师支部建立。
多年前,在淄博张店的旧书摊上,我淘得一册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国文讲义》。之所以购买这册《国文讲义》,因在“中共济南乡师党史陈列室”(济南明湖中学校内),我未见到类似的物件。近日,重读这册《国文讲义》,确知它为当年旧物,从中可得到一些历史信息。
图1.山东省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年《国文讲义》封面
这册《国文讲义》封面,写有“雨村”的字样,钤“张克霖印”;扉页钤“张克霖”印。张克霖,何须人也?中共济南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中共济南市天桥区委委员会编《坚强的战斗堡垒——中共济南乡师支部》收“济南乡师学生名单”,在“三级一班”中,有“张克霖,别号雨村,性别男,籍贯桓台”。济南乡师创建于年8月,“三级”是年录取的学生。自年“二级”开始,济南乡师的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学制四年,其中预科一年。“三级”共录取学生73名,分两个班,“三级一班”37人。结合封面“”的字样,这册《国文讲义》,是年济南乡师“三级一班”学生张克霖使用的课本。
图2.“张克霖印”和“张克霖”印
图3.《坚强的战斗堡垒——中共济南乡师支部》济南乡师“三级一班”学生名单
有关张克霖的经历,尚不得而知。在《国文讲义》里,金署海“我的书亡”后,有着钢笔写上去的一段文字:“我每次看着这篇信,总是流着很酸的眼泪。因为朴君的境遇,多少和我的境遇相仿,所以很自然的起了共鸣作用。但我只是流眼泪,而没有朴君的勇气,在此我不能不自惭形秽。不过处此这样的社会里,大部分人还不自觉。一个人终于是牺牲的,然而还能等侯等着社会自己改变吗?凡一社会之创造,总免不了牺牲的。朴君这样的人,现正需要着呢!.7.11,识”。这段文字,没有署名,但从这册《国文讲义》写上的其他字迹来看,当为张克霖所“识”。“我的书亡”是我(朴君)写给朋友金君的信。信中讲述了朴君的故事。朴君试图通过拼命劳作来改变家庭的困境,在屡屡碰壁后,加入到了改变社会的队伍。从张克霖这段文字来看,他的家境似乎与朴君相仿。他虽欣赏并赞成朴君的志向,却“没有朴君的勇气”。关于张克霖的家境,《坚强的战斗堡垒——中共济南乡师支部》:“乡师学生每月可领取津贴五元,用于下一个月的伙食还可略有结余……家长是农民的占84%,不少学生家境贫寒”。张克霖等济南乡师学生的家境贫寒,应该是相对的。济南乡师招收的是初中学历的学生,当年能够供得起子女完成初中学业的家庭,恐怕多少是有点余钱的。
图4.年,张克霖在《国文讲义》“我的书亡”后,写的一段文字
这册《国文讲义》,为石印本,筒子页线装,印有文字的共筒,内页书口印有“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共收诗文、剧本21篇。
图5.《国文讲义》目录之一
图6.《国文讲义》目录之二
《国文讲义》所收篇目为:
1.华汉著《文艺思潮的社会背景》。华汉(-),即阳翰笙,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
2.朝鲜崔署海著《我的书亡》。未标注译者,文后有“.2.23,译”。
3.杨邨人著《两个典型的女姓》(独幕剧)。杨邨人(-),太阳社主要创建人之一。
4.郭沫若著《我们的文化》。
5.何大白著《中国新兴文学的意义》。何大白(一),即郑伯奇(郑隆谨),年加入创造社。
6.日本林房雄著,林伯修译《茧》。
7.马彦祥著《西线无战事序言》(三级一、二用)。马彦祥(-)。小说《西线无战事》,德国雷马克著。
8.匈牙利拉慈古著,沈雁冰译《复归故乡》(二级一、二用)。
9.冯铿著《乐园的幻灭》(三级一、二用)。冯铿(-),女,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左联五烈士之一。
10.俄国高尔基著,张友松译《二十六个男子与一个少女》(三级一、二用)。
11.鲁迅著《杂感》(三级一、二用)。
12.郭沫若著《中国社会的历史的发展阶段》(选自《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三级一、二用)。
13.华维素著《给某夫人的信》(诗)(三级一、二用)。华维素(—),即蒋光慈,太阳社主要创建人之一。
14.俄国叶贤林著,郭沫若译《变形》(诗)(三级一、二用)。
15..俄国呵里辛著,郭沫若译《逢衣人》(诗)(三级一、二用)。
16.日本森山启著,陈白水译《短命的女儿》(诗)(三级一、二用)。
17.日本中村正立著,陈白水译《谢谢小姐的眼泪》(诗)(三级一、二用)。
18.王森然著《文学由象牙之塔到十字街头》(三级一、二用)。王森然(-),名樾。
19.冯至著《乌鸦》(三级一、二用)。冯至(-)。
20.菊池宽著,田汉译《父归》(三级一、二用)。
21.赵景深著《文学与情感》(三级一、二用)。赵景深(—)。
注:(1)“三级一、二用”“二级一、二用”,是用小字印在内页边栏处。(2)《乌鸦》《父归》《文学与情感》,篇名在“目录”中为用笔添加,内容页码亦独立编排。
图7.《国文讲义》中,华汉《文艺思潮的社会背景》
图8.《国文讲义》中,冯至《乌鸦》
张克霖在《国文讲义》上,留下不少笔记(疑多为课堂笔记)。其中在郭沫若《中国社会的历史的发展阶段》一文的页眉间,有二“笔记”。其一,“列宁说:‘标语死板,意志当清’。”其二,“卡尔(马克思)说:‘区分种种时代工具的,不在于制造甚么,乃在于怎样(生产方式)用怎么的生产工具去制造。生产工具不仅是人类的动力之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在其中实行劳动社会关系之指示器’。”“笔记”其一,不知现译为何。“笔记”其二,现译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图9.《国文讲义》上,张克霖“笔记”其一
图10.《国文讲义》上,张克霖“笔记”其二
年的这册《国文讲义》,为什么会收录如此内容?为什么会岀现上述两段“笔记”呢?事出是有因的。
据《坚强的战斗堡垒——中共济南乡师支部》,年11月,中共济南乡师支部建立。年8月至年7月,鞠思敏(–)任济南乡师校长。鞠思敏“是山东省著名的教育家,他热爱国家,思想开明,治学民主,爱护学生,后人誉他为‘山东的蔡元培’”。年7月钱振东继任济南乡师校长(至年1月),“继任校长思想正统保守,秉承反动政府的意旨行事……但仍有田佩之、武新宇、吴天石等一批进步教师先后应聘来校……在年冬的全校演讲比赛上,入学不久的赵建民同学仍可以畅述他的进步观点……乡师在一定程度上还保持了鞠思敏校长从建校之初创立的民主治校风气”。
我想,如果把这册年的《国学讲义》影印发行,应该是个不错的主意,它不仅能为了解当年的济南乡师有所帮助,其中的一些文章现在也不易找到了。至于这册的《国学讲义》归宿,我已经想好了,如果“中共济南乡师党史陈列室”需要,就捐给它。
一册年入学的学生使用的济南乡师《地学通论》
此《地学通论》,为石印本,筒子页线装,印有文字的共60筒,内页书口印有“地学通论”和“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封面用毛笔写有“地理通论”。
图1.山东省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地学通论》封面
图2.山东省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地学通论》内页
此《地学通论》,封面写有“王瑞璞”,页内钤“王瑞璞”印。据《坚强的战斗堡垒——中共济南乡师支部》所收“济南乡师学生名单”,在“五级二班”中,有“王瑞璞,别号琢璧,性别男,籍贯郓城”。“五级”是年录取的学生。“五级”共录取学生72名,分两个班,“五级二班”37人。可知,此《地学通论》,是年入学的济南乡师“五级二班”学生王瑞璞使用的课本。
图3.“王瑞璞”.印
图4.《坚强的战斗堡垒——中共济南乡师支部》济南乡师“五级二班”学生名单
此《地学通论》,为“自然地理学”,有:绪论,第一章天界地理学,第二章陆界地理学,第三章海洋地理学,第四章气候地理学,第五章生物地理学。
又,此《地学通论》,封面钤有“福(?)所得金石之印”,不知何人所钤。
图5.“福(?)所得金石之印”
.4.2
(文/图壹点文史研究院特邀专家郇起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