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第一张创作专辑悦文天下

「来源:|阿豪音樂坊ID:WZH-07-24」

大家好,我是阿豪,又来和大家见面了,今天给大家讲的是年7月7日五月天发行的专辑《第一张创作专辑》。

五月天是在年出道的台湾乐团,由主唱阿信(陈信宏)、团长兼吉他手怪兽(温尚翊)、吉他手石头(石锦航)、贝斯手玛莎(蔡升晏)和鼓手冠佑(刘冠佑)共五人组成;除冠佑(刘冠佑)外,其余四人皆毕业于台北市国立师大附中(连战、古龙、李双泽、黄仲昆、彭于晏、欧阳娜娜、吴青峰、艾怡良、张洪量、陈耀川、王馨平、蔡旻佑也是这个学校毕业的)。乐团前身为“SoBand”乐团,在年3月29日改为现名,其名称取自玛莎(蔡升晏)在BBS的代号“MayDay”,并在年3月29日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园野台开唱当天正式改名为“五月天”,并定该日为乐团的成军纪念日。五月天深深受到英国摇滚乐团披头士的影响,认为摇滚乐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在歌曲中传达爱以及和平的信念。阿信(陈信宏)是国立师大附中美术班,怪兽(温尚翊)是国立师大附中班,他们俩担任过同届吉他社上下学期的社长以及毕联会主席,后在实践大学室内设计系肄业,曾任北区大专摇滚联盟第二、三届之主办人。石头(石锦航)毕业在国立师大附中班,玛莎(蔡升晏)是国立师大附中班,他们俩担任过同届吉他社上下学期的副社长。至于冠佑(刘冠佑),他是国光艺校(今国立台湾戏曲学院)毕业的(况明洁、刘畊宏、秦祥林、庹宗康、庹宗华、王祖贤、于佳卉、周子寒、许茹芸、钮承泽也是这里毕业的),冠佑(刘冠佑)是乐团中最年长也是最晚加入的成员。在加入五月天前,他曾为独立乐团“WhyNot”的鼓手,并于年发表专辑《无法度按捺》;这个团队以独特清新的爵士音乐风格,在当时的独立音乐圈享有名气。冠佑(刘冠佑)曾经营乐团练习室,在当年就将练团室承租给仍是学生的阿信(陈信宏)、怪兽(温尚翊)、玛莎(蔡升晏)、石头(石锦航)等人使用,因而开始结下缘分。五月天在发行第一张专辑为止前,共更换过三次鼓手,前任鼓手有创始团员之一的钱佑达、陈泳锠、任柏璋,现任经纪人为谢芝芬。

参加野台开唱后,乐团开始将录制的试听带送到各大唱片公司,希望争取出片的机会。为了寻求发展,五月天将自己的原创歌曲《志明与春娇》寄给滚石唱片,还附上一句:“麻烦请听完再扔”。那个时候他们根本不知道要寄给谁,于是收货人就变成了“金牌制作人”。当工作人员正打算扔掉时,机缘巧合下被李宗盛(今天正好是李宗盛的生日)发现。李宗盛在听过试听带《志明与春娇》后,与团长怪兽(温尚翊)联络,因为多次碰壁,刚开始他们一度以为是恶搞,接电话的怪兽(温尚翊)甚至还说:“你是李宗盛?那我还是罗大佑呢。”在详细解释清楚包裹的事情之后,他们几个人这才围起来开始听这通意义重大的电话。就这样,五月天被李宗盛捡回了滚石唱片,从此慢慢成长为华语乐坛的第一天团。后来五月天就与滚石唱片签约了,年12月发行的歌曲《轧车》被收录在角头音乐所发行《爱国歌曲》地下乐团的合辑,年参与制作音乐创作合辑《拥抱》,其中收录了五月天作品《拥抱》、《雌雄同体》、《明白》、《透露》、《爱情的模样》,这张专辑歌词与现有专辑作品有稍做修改,大部分词曲都是由五月天担任,并包办所有制作及录音工作。

《第一张创作专辑》是五月天发表的第一张录音室专辑,专辑名称也被称为《疯狂世界》。专辑12首歌,前6首歌是国语歌,后6首是台语歌,皆由五月天主唱阿信(陈信宏)作词、作曲,五月天编曲、演奏、和声,陈建良、五月天共同制作。五个团员在创作与制作过程中,经由一次次的讨论与商量,将他们发自内心对于音乐的想法,完完全全全地激发出来。在这张专辑中,你可以听到五月天最年轻的声音,以及他们最初的梦想。五月天是地下乐团开始冒出头,对台湾地下摇滚圈具有时代性的一张专辑,以往被大众忽略的地下摇滚,经由五月天的走红,开始被大众渐渐接受也造就了一股乐团风潮,五月天偏于流行的曲风也是会让大家接受的主要原因。九十年代末摇滚乐开始逐渐成为台湾流行音乐的主流,一大批流行摇滚乐团的崛起,使台湾流行乐坛越来越多元化,其中五月天开始崭露头角,年发行的《第一张创作专辑》,以吉他摇滚和正港台客精神原汁呈现,并兼顾原创、实验和市场,开启了台湾乐团时代的来临。年滚石唱片发行这张专辑的“克限量珍藏版蓝胶唱片”,在3个月内销售2千张。

专辑《第一张创作专辑》,陈建良、五月天共同制作(上图)

专辑内页(上图,以下照片均由志峰大哥提供)

五月天专辑照片(上图)

《疯狂世界》,阿信(陈信宏)作词、作曲,五月天编曲、演奏、和声,陈建良、五月天制作。这是大家认识五月天的第一首歌,有着校园风格的年轻活力,朗朗上口的旋律,打响了他们从地下摇滚走向主流音乐的第一步。开头一句冠佑(刘冠佑)的“来咯”开始,整首歌的歌词是一种向往自由的青春气息。节奏轻快,加上阿信(陈信宏)当时清澈的嗓音便相得益彰。“我好想好想飞,逃离这个疯狂世界”在此刻彷佛道破了适逢青春期听众们的心情,歌曲B段,主唱阿信(陈信宏)再写下“青春是挽不回的水,转眼消失在指尖,用力的浪费,再用力的后悔”。这是不少人在后青春期时的体悟,听众会喜欢一位歌手很大成分还是会来源于作品的共鸣之处,所以五月天在歌曲的着力点上算把握的非常好。写下《疯狂世界》的主唱阿信(陈信宏)曾经承认这首歌曲有导人自杀的意向,消极之情在副歌最后一句得到体现,“如果是你发现了我,也别将我挽回”,乐腾的编曲,消极的唱词,典型的乐歌哀唱。因为《疯狂世界》后来被几度改变翻唱,所以整首歌应该算得上是五月天在这张专辑里比较出名的一首。但在过往的所有新编曲里,我个人还是喜欢《诺亚方舟演唱会收录》里的那首有新疆民乐风格的曲子,给人一种听完后不停跺脚和上头的感觉。而在“FinalHome当我们混在一起”演唱会里的那首是所有改编里阿信(陈信宏)唱的最温柔的一首,同样也推荐这首的现场版。

歌词《疯狂世界》(上图)

《拥抱》,阿信(陈信宏)作词、作曲,五月天编曲、演奏、和声,陈建良、五月天制作、弦乐编写,李琪、吴世杰、何君恒、马纪伟、蓝国融、侯勇光弦乐演奏。不得不说这是早期五月天的经典之作,经典的作词,经典的作曲,当然还有最经典的前奏。最早收录于年专辑《拥抱》里,由林德演唱。整个调子听上去是以吉他开头,中间以玛莎(蔡升晏)的贝斯声为底调推进,节奏并不快,也不喧嚣。也因贝斯本就比较低沉的音色,所以给整首《拥抱》加入一种淡淡的忧伤感。作词的阿信(陈信宏)引用了作家白先勇的长篇小说《孽子》里的“晚风吻尽荷花叶,任我醉倒在池边”作为故事主轴,荷花池是台北新公园里同性恋人群的聚集之地,也是小说的主要场景。比如《拥抱》这首歌里的开头一句:“脱下长日的假面,奔向梦幻的疆界。”乍一听是为了迎合下一句“南瓜马车”、“玻璃鞋”这些意向,塑造一个童话世界般的曲奏。但其实细看,“假面”一词正巧说明了同性恋者平日的伪装,算是说明了她们心境中的爱情只能在这样的虚假的童话故事里找寻。而随后的“隐藏自己的疲倦,表达自己的狼狈。放纵自己的狂野,找寻自己的明天。”又恰巧说明了同性恋者疲倦的心理活动,她们无法声张自己性取向的无奈和迷茫。这首歌更是把气势带到最高点,成功将五月天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地下乐团成为台湾乐坛的传奇。

歌词《拥抱》(上图)《透露》,阿信(陈信宏)作词、作曲,五月天编曲、演奏、和声,陈建良、五月天制作。这首歌曾在年的十万人出头天演唱会中由林宥嘉作为嘉宾与五月天共同演绎,年这首《透露》刚好十岁,还是那样的编曲,无需重编,比较极致化。有意思的是在年专辑《拥抱》的这个版本,演唱一栏写着伍岳凌,而他正是主唱阿信(陈信宏)的笔名。这首歌很典型的蓝三(“蓝色三部曲”,就是五月天的前三张专辑)式风格,个人并不是特别喜欢。因为这首歌的乐调上一直保持这相近的合奏,没有那么吸引我。可能比较适合一些在青春期,又对爱情抱有期待的同学听,可惜我已经23岁了,去年就毕业了,早就不是学生时代的了,哈哈。不过结尾部分的“DaDaDa,DaDaDaLaLa”我还是很喜欢的,很有朝气和活力。

歌词《透露》(上图)

《生活》,阿信(陈信宏)作词、作曲,五月天编曲、演奏、和声,陈建良、五月天制作。相对比《透露》我倒是真的很喜欢《生活》的词曲。中英结合的作词,整个结构听上去很舒服,吉他仍然处于这首歌的中心点上。和声加上阿信(陈信宏)的声音融入地相当出色,混音做得很细腻。这里有一句很写实的歌词,“有场战争就在眼前,斗志斗不过温暖棉被”。刚刚还想逃离的少年,终究还是逃不出生活的手掌心。即便满腔热血,也割舍不下生活的安逸与平和。有人说五月天不够摇滚的原因在于批判的不够,然而你要知道一个社会背景:不管大陆还是台湾,整个华人世界的艺术文化从20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苏醒,该批判的、该反思的,前辈们都已经做过了,面对二十世纪末富足的台湾社会,五月天如果强行去怒吼什么,也只会是空中楼阁。“斗志斗不过温暖棉被”,多好的词啊,对于那个时代的台湾年轻人,就算暴躁如MCHotdog(姚中仁),那时也只是骂韩流来袭和越来越浮躁的乐坛,让五月天脱离社会基础去追求摇滚精神,实在是不现实。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那句“Iamsuperman。”我真是超爱了。而这首歌的词,这么说呢,和后来的专辑《后青春的诗》里的《生活之下生存之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讲述了大都市青年人每天的工作与生活的那种快节奏模式,有着应景的韵味。

歌词《生活》(上图)

《爱情的模样》,阿信(陈信宏)作词、作曲,五月天编曲、演奏、和声,陈建良、五月天制作、弦乐编写,李琪、吴世杰、何君恒、马纪伟、蓝国融、侯勇光弦乐演奏。这首歌绝对称得上五月天的沧海遗珠,第一版的《爱情的模样》在年的专辑《拥抱》里,小平演唱,伍岳凌(阿信,即陈信宏)、陈狄亨作词。五月天版的《爱情的模样》更改了几句唱词,把“荷花池中泛着月亮,我在池边不停流浪,天使和魔鬼的战场,身体和灵魂,失眠的晚上”改成了“星星在夜空中闪亮,星空下我不停流浪,只剩我无知的奔忙,因为你眼光,都化成了光亮”,情感精髓的“没有谁能将爱情划界限”仍然保留,不过经这改动,歌曲还是变成了深情的求爱歌。几句词写得很出众,正比如开头的那句“你是巨大的海洋,我是雨下在你身上。”这样的词,放在当今乐坛,也很难有人可以写出。值得一提的还有作曲的演绎编排,从第一段主歌开始演唱,同时也由第一段主歌作为整首作品的收尾。而《爱情的模样》这个题目的本题,我想是解释“爱情”这种东西本质上的意义。有依赖感和信任感;可以为了一个人可以四处奔忙,穿过四野而无止境。而“在一样的身体里面,一样的魔力却是更强烈。”也说明了这首歌的原立意,无论性别,无论年龄,无论身份,我想这就是五月天传达的爱情观吧。

歌词《爱情的模样》(上图)《嘿!我要走了》,阿信(陈信宏)作词、作曲,五月天编曲、演奏、和声,陈建良、五月天制作。这是五月天的冷门系作品之一,可能很多所谓的“粉丝”都没听过,或者很少听。这首作品收录过两次Live,在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吉他Solo外加长了前奏的演绎让Live更有互动性。离别曲却唱得欢快,特别是阿信(陈信宏)那句:“嘿~我要走了。”的拉音拉的相当漂亮。典型的案例便是年“十万青年站出来”演唱会的版本,当时,除了坐在座位上的冠佑(刘冠佑),其余四子随着编曲的演奏适时的扭捏充满了趣味。而玛莎(蔡升晏)的贝斯也是这首作品不容忽略的一个原因。相较于“十万青年站出来”演唱会的现场版,第二次Live版本的收入从意义来说难免沉重些,它是五月天暂别歌坛演唱会“你要去哪里”的散场曲目。《嘿!我要走了》讲的是男女主角分道扬镳,男主角的一番独白。他感悟“这绚烂新世纪,深情已不受欢迎”,也自嘲“反正自作多情是我看家本领”,最后少不了豁达,“收拾我的行李去找寻新的自己”,不再追究难过,因为终究要结束的。明明整首歌的表达意境放在一般的情况下,都是那种不舍和留恋。但这首歌就像是你身边那种很逗比的朋友,明明要分别的时候还和你哈哈大笑。是不悲伤吗?是不难受吗?我想不是,这很可能是一种在无奈后的释然与解放。就像阿信(陈信宏)有一句词写的:“我已见过最美的一幕。”就说明了这个男/女生的那种自然。而且,很多歌都是唱的“你要走了”,而在这首歌写的是主动的“我要走了”。这也是我认为原本相爱的恋人在分手后应该有的那种状态,释然但主动,并且带着这种体验过爱情的幸运继续找寻下一段爱情。所以,这首歌应该也算得上是“更愉悦自然的《温柔》”。

歌词《嘿!我要走了》(上图)《轧车》,阿信(陈信宏)作词、作曲,五月天编曲、演奏、和声,陈建良、五月天制作。歌名“轧车”是闽南语“飙车”的意思。最早的版本是收录在合辑《爱国歌曲》里。《轧车》被个人誉为“五月天演唱会开场曲之王”的一首,因为放到现场经过改版后的《轧车》真的超级燃,特别是在后期主唱的声音成熟(其实就是唱太多唱哑)了后,成熟版的《轧车》真的燃到爆炸。这首歌讲的是主角青春期的厌世情怀,心情不悦时怎么办?叫上几个朋友作阵轧车。音乐成色来讲,团员们玩的过瘾,听众也听的过瘾。两个版本其实在编曲的编制上都差不多,只是一些弹奏的设计不一样,比如前奏。还有演唱,两个版本的声音表现可以用十万八千里来形容。五月天改编自己的作品其实很常见,基本每开一次巡回都要改编,但《轧车》却始终没有动刀过。20多年过去了,《轧车》在五月天心里的地位依然屹立不倒。仍是每次演唱会,甚至远征海外的必备曲目。如果说“蓝色三部曲”是五月天的青春写照的话,那么《轧车》便是其中最叛逆自我的一首,因其写出了很多青少年骨子里的那种狂傲与不羁。父母、老师、女孩甚至警察都对我无感的情况下,我也可以自得其乐地去面对这世界,活成我自己想活成的样子,真正地逃离这个疯狂世界。可惜的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引进版的专辑在发行时居然删掉了这首歌。

歌词《轧车》(上图)

《志明与春娇》,阿信(陈信宏)作词、作曲,五月天编曲、演奏、和声,陈建良、五月天制作,周国仪、五月天、陈建良弦乐编写,李琪、吴世杰、何君恒、马纪伟、蓝国融、侯勇光弦乐演奏。似乎是一部电影的名字(虽然我没看过),仅从歌的角度来看,闽南语的味道依然很浓。有时候发言的发音会比普通话更好哼唱,因为它们的音可以压地很重。这是专辑中最耳熟能详的一首歌,堪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台湾版,透过众所皆知的“志明与春娇”的爱情故事,一时间掳获了年轻人的心,成为KTV中广为传唱的热门曲目,并一举夺得“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年度十大单曲。而从词意的角度来看,就是爱情中两方意见不一的情况了。我爱你你却不爱我了,所以才会陷入单恋般的苦恼。整首音乐通过志明与春娇两人内心独白的不断交垫来推进,就像是一部都市情感小说,故事的结尾没有结尾,只有两人在淡水海边的各自独白。后来在年黄伟文作词了《志明与春娇》国语版,杨千嬅、余文乐主演的电影《春娇救志明》主题曲。

歌词《志明与春娇》(上图)

《Hosee》,阿信(陈信宏)作词、作曲,五月天编曲、演奏、和声,陈建良、五月天制作。闽南语“让他死”的意思,也不知道是不是在那个时代港片盛行的原因,所以在这首歌里,主唱的黑社会本性显露无疑。词的内容大概写的是在小巷子里发生的黑帮枪战,腥风血雨。主人公到了最后,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又回忆起过往一起作伴的女子,一种黑社会古典派的作词。歌曲前奏的混音,如果你是戴着耳机的话,你会听到乐声从右耳移动到左耳的3D音效,在当年那个制作水平来看也是很厉害的了。在内容上,《Hosse》比《轧车》更阴暗,歌里的“我嘛不知,过了今眠,是生还是死。”充满了对明日的不确定。其实歌曲最重要的表达还是抱怨,“世界哪会颠三倒四,人生过甲亲像战争,委屈若是吞不下去,一声就变脸,江湖变甲这没义气,朋友变甲这歹逗阵,真正若是发生事情,人拢溜紧紧”大概意思就是“只要自己一发生什么事情,那些所谓的朋友都失去了踪影。”这首歌唱的,是江湖义气不过是过眼云烟,最终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专辑《Hosee》(上图)

《黑白讲》和《风若吹》都是阿信(陈信宏)作词、作曲,五月天编曲、演奏、和声,陈建良、五月天制作。这两首歌就十分“社会化”了,大量电吉他的插入,旋律也不如一般的流行歌曲那样平易近人,很多也因此评价说:这个时期的五月天才是真的“摇滚”呢,不过这种事情也不太好去较真讨论的,我只能说五月天在第一张专辑表现得十分本色。有人说五月天的歌没有摇滚乐,那么我觉得《Hosse》和《黑白讲》就是最好的回击。整体内容像是结合了《Hosse》和《憨人》的感觉。励志但有带着点匪气的狂,虽然没有一般摇滚乐来的那么疯狂和噪声,但整体而言《黑白讲》是那种属于,让人听了觉得很舒服的摇滚乐,也是我相当喜欢的一首。

歌词《黑白讲》(上图)

歌词《风若吹》(上图)

《ILoveYou无望》,阿信(陈信宏)作词、作曲,五月天编曲、演奏、和声,陈建良、五月天制作、弦乐编写,李琪、吴世杰、何君恒、马纪伟、蓝国融、侯勇光弦乐演奏。这是一首台语情歌,不止是因为初听这首歌时失恋的情绪让我对它的深刻印象,还因为《ILoveYou无望》这首歌,是五月天情歌的起点,也是一以贯之的基调。这会告诉你:做憨人如何?当咸鱼如何?ILoveYou无望又如何?我还是要以刚克刚,把年少时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倔强,把喜欢一个人就坚持下去的执拗,贯彻到人生的每一天。整首歌体现出一种“无望”感,重复地唱着“ILoveYou无望,你/我是这款人。”重复着重复着推至高潮,也就是在尾声时的那一个转音。在词里写了“奈何风若吹”,也是呼应了下一首歌《风若吹》。至于《风若吹》,其实有点不太喜欢这种风格的闽南语快歌,但词的内容大概还是写着青年人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吧。可能演唱会版的感觉不一样吧,不过阿信(陈信宏)早期带着一些傲气的写词风格在这里展示无疑。

歌词《ILoveYou无望》(上图)

《第一张创作专辑》是一张对台湾地下摇滚乐团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专辑,以往被大众忽略的台湾地下摇滚,经由五月天的走红,开始被大众渐渐接受从而造就了一股乐团风潮。正是因为这张专辑开启了五月天的音乐之门,让更多的听众了解到了他们。而就算把早期的这几个作品放在现在的华语乐坛里,恐怕也没有谁可以在处女作中比他们强出许多。

感谢志峰大哥所提供的照片。好了,就讲到这里吧,关于这篇文章,如果我讲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或者有遗漏的地方大家可以和我讲。欢迎大家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10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