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专业治疗的医院 http://www.wzqsyl.com/
日前,由吉林日报社、长春出版社历时一年筹备的《非遗日历》图书画册,正式首发出版。这一图书画册以创新手绘和手撕翻页的日历形式,将吉林省近两百项传统非遗项目集中呈现。
文化非遗吉林名片
《非遗日历》是第一部全面展现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历图书,也是第一部由吉林省非遗传承人和高校师生共同创作的日历画册。画册出版对非遗的传承和创新合作方向,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日历封面由吉林省级非遗张氏布贴画代表性传承人张玉新设计创作,工艺展现精致细腻;
全面展现东北农事二十四节气系列画作由四平市级非遗梨树辽河农民画代表性传承人钱洪满担纲制作,内容带有浓郁的地域农家色彩;
日历内页插画由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视觉艺术系青年师生团队倾力创作。同时,该系学生张雯艺对吉林省传统非遗项目认真学习后,结合非遗元素绘制了十二个月份的月历数字,萌趣可爱。
家园情怀传承有责
此次《非遗日历》的顺利出版,得到了联合出品方——长春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作为国家一级出版社,长春出版社对出品有明确的标准和市场要求。长春出版社社长郑晓辉介绍:“我社与吉林日报社在研讨联合出版《非遗日历》的时候,不断了解到吉林省精彩纷呈的文化魅力,而很多项目并不为人所知。这一点给了我们很大触动,也坚定了我们想把这本日历做成吉林文化名片的决心。尤其看到高校学子对家乡传统文化和民俗非遗的理解,表现在画作上显露的强烈反差,让我们意识到了传统文化传承在当今时代面临的巨大压力。”
郑晓辉社长批阅参与创作学生的手绘作品
“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需要一种直观的途径和方式。在学习中进行创新,在生活中获得感知,是最好的传承方式。”郑晓辉说,通过参与《非遗日历》的创作,让青年学子在深入的学习中,理解并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魅力,这不是简单去看几篇文章或几部电影,听几堂课和几首民谣就可以实现的。“所以说,与其期待这本日历能给出版社带来多少市场效果和收益,还不如说是实现了我们对家园、对生养我们的土地的一次致敬,同时也是对传统非遗的文化传承做出的一点努力。把传统带入时代,让非遗融入人群,这是一份情怀,更是一种责任!”
《非遗日历》前言
非遗存百艺,百艺绘吉林。
见微知著,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和历史渊源,往往需要从那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细枝末节中去追溯,这组成了今天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非遗,是以历史去观照现在守候未来,是以文化去滋养心灵和家国情怀。由吉林日报社与长春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这部《非遗日历》,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精神。
《非遗日历》是第一部全面展现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历图书,也是第一部由吉林省非遗传承人和高校学生共同创作的日历画册。封面由吉林省级非遗张氏布贴画代表性传承人张玉新设计创作;全面展现东北民俗的二十四节气系列画作由四平市级非遗项目梨树辽河农民画代表性传承人钱洪满担纲创作;其他内页插画均由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艺术视觉系师生倾力创作,该院学生张雯艺结合非遗元素绘制月历数字。
翻阅这部《非遗日历》,将带领你解锁吉林的时间记忆,体味大美吉林的精神所在。在日历中,你将看到吉林省传承百年的民间信仰、戏剧曲艺、传统医药、传统美术和传统手工技艺等近两百项非遗项目。天的记录,娓娓道来岁月的故事,陪伴你静守心底的安宁。
文章来源:彩练新闻、学习吉林
版权所有:九台融媒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 辑:冯玉孙 雪吴婷婷
张光丰杨万香李想
责任编辑:杨建梅石洪志
监 制:孙文广